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6月6日下午,在第37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海丰县人民法院在德成小镇举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海丰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朝伟,德成教育集团总校长姜晓东,海丰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吴俊锋、德成小镇部长陈精华、德成中英文学校团委书记曾展鸿及初中部学生代表出席本次揭牌仪式。 陈副院长在仪式上致辞中表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设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了解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通过模拟法庭、法治宣传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法律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揭牌仪式后,一场特殊的“毒品案”在海丰县人民法院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不公开开庭审理”,这是海丰法院联合德成中英文学校开展的一场青少年禁毒模拟法庭活动,也是一堂直观生动的法制禁毒教育课。“2023年11月期间,被告人蔡某某(15周岁)先后三次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给吸毒人员古某(15周岁),得款1342元。”此次模拟法庭的案例选取自真实案件,由德成中英文学校的学生扮演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海丰法院法官全程指导,严格按照庭审程序,通过核实身份、宣读起诉书、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展现真实的庭审现场,让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庭审的全过程,近距离感受到司法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 “我们交易时对方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电子烟,是能够“上头”的那种,但是对方不知道里面含有依托咪酯成分,是新型毒品。”对于庭审过程中提及到名为“依托咪酯”的新型毒品,同学们纷纷发出了疑问。在庭审结束后,海丰法院吴法官趁热打铁,向同学们现场科普了新型毒品“依托咪酯”的特征及危害性,提醒同学们“依托咪酯”多被伪装成“上头电子烟”,大家应保持警惕,谨慎交友,不好奇、不尝试、不滥用,坚决对毒品说“不”。参加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入了解了毒品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要把今天的收获同家人和朋友分享,告诫大家要提高防范毒品的意识。 今年以来,海丰法院高度重视学生的保护工作,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选派法治副校长,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法律“初印象”。下一步,海丰法院将进一步与教育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沟通协调,在全县范围内不定期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实现“靶向式”普法效果,为建设法治海丰贡献司法力量。
技术支持:广东易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86001号